央視大片《輝煌中國》紀錄華堅集團幫扶非洲的故事
2017-09-25 17:21:33
華堅集團
9月24號由中宣部、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六集電視紀錄片《輝煌中國》第六集《開放中國》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,該集紀錄片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。其中,攝制組遠赴非洲,將鏡頭對準華堅集團在埃塞俄比亞建工業園、培訓聘用當地工人的故事,記錄下了華堅走出去的創舉和成就,該園區也被認為是中國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合作打造的園區樣本。

跟隨攝制組的鏡頭,來到位于東非高原的埃塞俄比亞。在這里,“工業園”這種能快速聚集起生產要素,有助于發展特色產業和拉動就業的“中國經驗”,正在讓埃塞俄比亞活力迸發。鏡頭里,一個占地巨大的“東方工業園”中,埃塞俄比亞的工人們正忙著在窗明幾凈的華堅鞋廠里火熱地忙碌著。這是中國民營企業在“非洲屋脊”上建起的第一個企業園區。它的投資建造者,正是來自東莞的女鞋巨頭——華堅集團。
在華堅鞋廠里,每周一的員工早會,當地工人們都會排起整齊的隊伍,和來自中方的管理層們一起打著拍子,字正腔圓、氣氛歡快地唱起《團結就是力量》。這一幕如中國人熟悉的中學時代出早操一樣。現場放聲高歌的4000多個年輕人,80%來自埃塞俄比亞各地農村,大多沒有上過高中。而用歌聲來消除文化隔閡,這是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想出來的辦法。在他眼里,這些員工都還是孩子,20出頭的年紀,正是讀書、學本事的時候。
“他們非常喜歡我們,其實這些年輕人,對中國這種包容分享的發展理念和經濟發展模式,心底里都有深深的認同感。”張董稱。為了加深對中國的認同感和好感,華堅不遺余力地將埃塞俄比亞的年輕員工送到中國東莞總部來學習。鏡頭里出現的幾位年輕的小伙子,都曾到中國東莞總部學習過技術和管理經驗。張董還給他們起了頗具中國特色的名字——“上海”“廣州”“發展”“富強”,小伙子們也非常喜歡這些名字,希望自己的家鄉能像中國大都市一樣發展、富強起來。

其中之一的埃塞小伙子“廣州”,今年剛滿25歲,已經是華堅埃塞俄比亞工廠第一車間負責人了。“我現在在管差不多1400多個埃塞員工,所以我說實話,非常開心。”“廣州”用非常標準的普通話說起現在的工作時,臉上洋溢起燦爛的笑容。在他背后,工廠的車間里掛著“平等相待,真誠友好,長遠發展、共同進步”等橫幅。這個工廠里,擁有9條現代化生產線,先進程度和中國國內的一樣。短短兩年,埃塞俄比亞的員工的制鞋技術就已經達到全球中等水平,中國企業帶來的新技術、新模式,讓埃塞俄比亞有了完整的皮革產業鏈。
在這里工作的“廣州”之所以很幸福,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華堅帶來的高收入。在華堅,像“廣州”這樣的當地管理人員,每月的薪水相當于人民幣5000元;就算是普通埃塞工人,華堅開出的工資也是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的兩倍左右。
“既要讓自己過得好,也要讓別人過得好”,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追求。畫面中,起重機、塔吊還在忙個不停,機器轟鳴聲讓園區顯得十分有活力。這是新的工業園正在擴建,將一舉解決當地5萬人的就業。